当前位置:首页 > 宁波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宁波三个区分工创新产业:海曙人工智能、宁波高新区柔性电子、镇海石墨烯

admin3个月前 (01-10)宁波产业信息21

  形态贴近人类,走起路来摆臂自然、步伐有力,可转弯、可加速,端茶倒水、打螺丝钉等操作一气呵成……近日,记者在宁波海曙甬水桥科创中心采访时看到,工作人员正在调试一台身高1.65米的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是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刚刚发布并亮相2024世界机器人大会的“领航者2号NAVIAI”。

  甬水桥科创中心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的一栋老楼之中。经过几年努力,一批聚焦新兴产业、掌握自主技术、具备市场前景的高科技企业落地入驻。去年12月份,宁波市政府与浙江大学机器人实验室熊蓉教授团队联合共建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并落户于此。

  人形机器人智能感控技术研究和整机系统研发是重点攻关项目。在宁波各部门支持下,研发团队组建仅半年,就完成了两代人形机器人的迭代。熊蓉介绍,创新中心以智能制造上层软件为牵引,结合工业场景需求,深入研究AI技术,实现人形机器人及其衍生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化,打造无人工厂,实现“关灯”作业。

  记者了解到,相较于“初代”,“领航者2号NAVIAI”已具备一定程度的类人灵活运动能力,其高精度轻量化仿人臂,单臂可负载5000克的重量,自重负载比超过0.75,末端控制精度达0.1毫米,具备了工业实际场景下的作业能力。

  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宁波有望“再下一城”。11月25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在省经信厅公示的第二批浙江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中,镇海石墨烯未来产业先导区成功入选,有望成为宁波高新区柔性电子、海曙人工智能后第三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首次在北方地区实现育苗应用的石墨烯电热膜;

  能帮助芯片散热,让芯片发挥蕞优性能的石墨烯导热膜;

  通过与石墨烯的组合,彻底改变铜导电性的复合材料——超级铜;

  依托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一个个新产品、新材料,正不断解锁出石墨烯新的应用市场。让这个导电导热性、透光率以及韧性极佳的“新材料之王”,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关键力量。

  据初步统计,自2022年位于宁波的石墨烯创新中心由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正式升格至国家级以来,创新中心不仅在石墨烯微片制备技术、石墨烯基高比能电池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而且正不断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进度。以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创新中心已成功组建研发团队30余个,支撑培育孵化石墨烯企业20余家。

  “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要做的,就是肩负起更多的责任,通过前瞻谋划石墨烯新材料等未来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格局中走出中国特色,赢得发展主动权。”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主任刘兆平说,未来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将以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创新资源与各类创新载体,完成从共性技术研发到技术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的创新链、产业链关键活动,打通石墨烯产业关键环节,打造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工人正在管道上喷涂石墨烯防腐材料。

  力争到2025年,高质量完成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能力建设,建设功能齐全的研发设计中心、行业服务中心、协同创新基地和国际合作基地,建成集中试孵化、成果转化、检测评价、产品认证、知识产权服务、信息共享等行业支撑服务为一体的石墨烯产业发展服务平台。

  到2031年,建设成为引领全球石墨烯产业发展的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

  创新中心工作人员崔瑜翔博士介绍,“领航者2号NAVIAI”在类人技能作业方面有较好的通用性和动态适应性,通过具身智能学习,成功突破了实时伺服控制能力这一难点。在执行轴孔装配任务时,可实现轴孔配合容差小于0.1毫米,训练1小时成功率即可达99.99%。“人形机器人的高精准度满足大部分工厂对轴孔配合容差小、负载大等要求。而从各个环节的单点突破到整机的系统化迭代,人形机器人还实现了在不依靠提前建模或编程的情况下,学会了在各种地形上稳定行走,以及对相似零件的分类使用,可直接投放到不同生产车间。”崔瑜翔说。

  强协调是人形机器人类人全身运动的一个难题,也是人形机器人区别于各类特种机器人的一大挑战。为此,创新中心加快科研产业融合步伐。以提升机器人产品手臂操作范围以及灵巧手的精度为例,机器人“关节”中核心部件“减速器”是关键,通过与宁波一家国内精密减速器领域的头部企业合作,可以将曲轴这一减速器核心零部件加工精度控制在1微米以内,使用寿命大于5000小时,避免了因加工精度不达标导致的减速器运作异常,解决了机器人肢体运动“卡顿”、不协调的问题。

  目前,创新中心的人形机器人已陆续走出实验室,与技术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作为全力打造集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产业辐射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创新中心以技术上100%自主自研自控的研究实力抢占竞争制高点——“由内而外做蕞像人的人形机器人”,掀起一场智能工业、智慧生活的变革。

  以甬水桥科创中心为抢占新赛道、打造新引擎的重要高地,宁波海曙区正逐步成为人形机器人高水平创新的一方沃土。未来,甬水桥科创中心还将抓牢科技创新这个核心要素,汇集各类前沿技术,为企业研发赋能,全面布局机器人产业链,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力工业互联网、人形机器人等新赛道,迭代现代产业,催生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经济日报记者 郁进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浙江新闻联播》点赞!金华开发区优化服务助推新产业发展

《浙江新闻联播》点赞!金华开发区优化服务助推新产业发展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浙江新闻联播》点赞!金华开发区优化服务 助推新产业发展   12月18日晚,浙江卫视《浙江新闻联播》播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金华开发区优化服务 助推新产业发展》,关注金华开发区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报道指出,金华湖...

上海、南通与舟山、宁波共建海洋产业园区

上海、南通与舟山、宁波共建海洋产业园区

  长三角海洋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迎来新契机,6月8日举办的上海临港海洋节开幕式上,南通市、上海浦东新区、舟山市、宁波市就共建海洋园区(基地)战略合作签订框架协议。   作为长三角区域重要的海洋经济发展前沿阵地和承载区,四地的海洋资源禀赋得天独厚,海洋产业各具特色,均获得“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称号。此次合作旨在建立一个跨区域的,能够运筹涉海类人才、科技、金融、项...

中国(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东南门)

中国(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东南门)

  中国(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东南门)   通行设施;临街院门;临街院正门   中国(宁波)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东南门) 位于 浙江省 宁波市 海曙区 望春街道;主要联系人:;联系电话:;   宁波普新家私有限公司(西北门)   海茂腾龙织造有限公司(东南门)   宁波市鄞州高桥...

中国移动浙江(浙东)信息通信产业园二期项目竣工并迎来首批企业入驻!

中国移动浙江(浙东)信息通信产业园二期项目竣工并迎来首批企业入驻!

  12月14日,中国移动浙江(浙东)信息通信产业园(以下简称“浙东产业园”)二期竣工及首批企业入驻揭牌仪式在宁波前湾新区举行,标志着华东地区规模蕞大的数据中心再度注入新活力,将大大提升宁波信息数字化发展水平,助推相关产业蓬勃发展,并进一步强化宁波在全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关键节点地位,为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打下坚实基础。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浙江移...

丽水市国企调研宁波鲲鹏产业园

丽水市国企调研宁波鲲鹏产业园

  7月15日,丽水市数字经济发展公司、丽水数发股权投资公司相关领导到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调研学习。宁波市委政研室副主任宋炳林、宁波工投集团副总经理应利人等领导陪同调研。   在鲲鹏产业园招商中心,调研来宾对产业园项目定位、建设进度、招商运营和产业培育等方面内容进行了深入了解,对宁波鲲鹏生态产业园的开发模式、产业定位和高标准建设表示高度赞赏,希望能与宁波工投集团在产业园...

华玉安融亮相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招商推介会成效初显

华玉安融亮相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招商推介会成效初显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华玉安融亮相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招商推介会,成效初显   1月30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长三角地区)招商推介会在浙江宁波举行。该推介会由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主办,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市人民政府协办。   ...

即将离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即将离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调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 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 中共中央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提出要求   给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艺术家回信强调 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 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多元文创园焕活文化产业发展动能

多元文创园焕活文化产业发展动能

  昨天,走进位于东旱门南路的多元文化创意园,春意盈盈,满眼新绿,晚樱、山茶、杜鹃竞相开放,一幅春色画卷正徐徐铺展。除了独属于春天的生命张力,扑面而来的还有浓浓的文化味和蓬勃的青春气息。   多元文创园成立于2017年,设A、B、C三个区块,文化影视传媒、艺术创作表演、创意设计服务等文化类企业在这里拔节生长、向新而行。去年,荣膺“宁波市级文化产业园区”称号后,为更好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