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宁波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政策加码、科技赋能海洋城市建设驶入快车道

admin1个月前 (02-27)宁波产业信息9

  从近海到深远海、从装备到服务,长三角海洋科技创新正以政策协同、技术突破与产业融合为抓手,向全球海洋科技高地发起冲刺。 (摘要)

  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关于推动上海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城市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科技创新,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构筑产业优势,推动航运服务、船舶装备这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上海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雄厚的科技实力,积极推动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上海企业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产业生态,通过技术输出和全球化布局,加速扩大“出海”产业化规模,海洋经济的“含金量”不断上升。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领海权益和建设远海岛礁等基础设施的关键设备。然而,其设计制造长期被欧洲垄断和技术封锁。

  近日,《国际金融报》记者来到位于上海浦东新区的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下称“中交上航局”)疏浚展示馆,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气势恢宏的驱泥引河龙、海龙号、“新海龙”号、“新海豹”号、航浚“6008”轮等疏浚巨轮的精致模型。现场,可以清晰看到疏浚业与上海港乃至整个上海发展的紧密联系。

  “自主研制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是推进国家战略的迫切需求。”全国水运工程建造大师,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顾勇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面对这一挑战,中交上航局迎难而上,自主研制了一系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绞吸疏浚装备,如“新海鲨”轮等。这些装备不仅打破了欧洲的技术封锁,更实现了中国疏浚技术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转变。

  据顾勇介绍,“新海鲨”轮总长149.14米,绞刀功率7800千瓦,蕞大挖深38米,其性能指标均超越亚洲现役绞吸式挖泥船。2021年12月交付使用后,该船首站出海“一带一路”中东地区,参与阿布扎比人工岛吹填项目,与世界先进船舶同台竞技,展现了卓越的性能与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新海鲨”轮实现人工智能(AI)技术在高端装备等传统产业领域全过程全场景的深度融合应用,构建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自主研发、制造和应用的完整技术体系,形成从关键设备到总装建造的完整产业链,推动我国疏浚技术研发、装备产业和应用体系的跨越发展,实现从“引进消化—国轮国造—科技出海—产业升级”的跨越发展。

  不仅是上海,在此前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中,长三角多地围绕海洋经济谋篇布局,着力将海洋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江苏海洋制造业正朝着智能化、高端化和绿色化大步迈进。截至2024年底,全省涉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共786家,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 58.8%,其中上市企业13家、规上企业66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4家。

  在数字化浪潮下,江苏海洋产业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水下智能装备、海洋信息产业等新赛道、新业态发展迅猛。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企业,占据全球线缆产业的 “半壁江山” ,用高科技线缆连接起海洋与世界。

  新的一年,江苏海洋经济又有了新目标。近日,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发展改革委联合下达省发展改革类专项资金2亿元,支持连云港、盐城等5个设区市和启东市、如皋市等6个沿海重点县发展海洋产业。

  上述专项资金将持续投向 “十大海洋产业链”,加大科技研发和新技术应用,建设高水平涉海科技创新平台。到2025年,全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要突破4200亿元 。同时,江苏还将启动编制《江苏省 “十五五” 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为未来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画好 “蓝图”。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召开的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力争全省海洋生产总值高于全省GDP增速1个百分点;实现海洋经济领域项目投资2200亿元以上,海洋渔业一产产值突破1000亿元。

  “江苏的优势在沿江沿海港口转型,比如南通的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以及渔港经济区建设。浙江在港口联动、海洋科技转化、渔业现代化方面具有先发优势,但需突破海洋装备制造‘大而不强’的瓶颈。”财经评论员徐浩平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港口联动、金融资源方面有优势。

  “通过差异化定位、产业链互补与政策协同,江浙沪三地有望打造全球领先的海洋经济创新圈,成为‘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支撑区。”徐浩平认为,未来需进一步打破行政壁垒,探索“海洋经济共同体”模式,实现从“各自为战”到“共赢向海”的跨越。

  在徐浩平看来,上海应发挥金融、科技和国际化优势,为江浙提供资金链与创新链支撑,但需避免与浙江港口功能重叠。

  徐浩平进一步指出,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作为长三角港口群的核心,其资源整合和协同发展对于提升区域海洋经济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两港可以通过加强合作,实现港口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口岸效率和服务质量,共同打造世界级港口群”。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剑指千亿市场!中国唯一FLNG船厂巨资建设新海工基地“启”动

剑指千亿市场!中国唯一FLNG船厂巨资建设新海工基地“启”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全球FLNG市场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作为中国唯一一家FLNG建造商的惠生清洁能源正在积极扩张产能。继上周宣布与中集长宏达成战略合作之后,惠生清洁能源再次迈出重要步伐,将投资90亿元建设新海工智造基地。   90亿元!惠生清洁能源投资新海洋工程装...

北仑“钟情”海洋装备产业

北仑“钟情”海洋装备产业

  近日,宁波东方电缆)股份公司传来好消息,该公司“大长度高电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据介绍,该项目产品实现了大长度高电压光电复合海缆的国产化,打破了该产品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我国海岛开发、海洋油田开采解决了一个制约因素。   3月8日,位于宁波开发区青峙工业区的三星重工业(宁波)有限公司承接的8艘成...

周四蕞具爆发力的六大牛股(05-14)

周四蕞具爆发力的六大牛股(05-14)

  墨西哥、美国爆发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在全球蔓延,已扩散到34个国家和地区,确诊病例攀升至5000多例,11日我国四川省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13日山东济南又发现1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抗疫形势顿时变得严峻,松懈不得。中央财政安排50亿元专项资金,搞好应急物资的生产和储备,与抗疫应急物资有关的莱茵生物达安基因连拉几个涨停,普洛股份上海医药海王生物、时代科技等同样走势强...

宁波北仑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集聚区

宁波北仑打造海洋装备产业集聚区

  三星重工宁波基地首艘整船宁波1号。   近日,记者在北仑穿山半岛峙南看到,白峰南门的碧蓝咀石契一侧,从青峙工业区迁来的宁波海湾重工码头和陆域部分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   据悉,该项目是峙南区块发展海洋装备产业的首个项目,预计今年6月份可建成。北仑区(开发区)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透露,根据规划,依托稀缺岸线亩左右的陆域定位将为高附加...

宁波发布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力争2025年产值达6500亿

宁波发布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力争2025年产值达6500亿

  力争到2025年底,高端装备产业产值达6500亿元;新增国际首台(套)产品5个左右,国内首台(套)产品50个左右;培育千亿级高端装备龙头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5家以上,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0家左右;全力打造机器人和智能成型装备两条标志性产业链,装备制造本地配套率显著提升……   从市经信局获悉,我市已发布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按...

宁波打造五大海洋特色产业基地

宁波打造五大海洋特色产业基地

  2014-8-19 17:28:05   据中国宁波网19日消息,《宁波市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近日发布,海工装备与高端船舶、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国际物流、滨海旅游休闲、现代海洋渔业等五大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布局落子,到2017年、2020年的产业发展目标均已确定。这次海洋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的发布,意味着宁波发展海洋经济的实质性举措进一步深化细化。...

宁波绿动拟以底价1712​万转让其30%股份

宁波绿动拟以底价1712​万转让其30%股份

  4月24日,宁波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了宁波绿动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绿动”)30%股权转让公告。   根据公告,宁波绿动由国家电投集团氢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宁波开投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持有70%和30%的股份。本次宁波开投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拟转让其30%的股份,转让底价为1711.506万元。   公告指出,宁波绿动...

思瀚产业研究院-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提质扩能项目可研报告

思瀚产业研究院-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提质扩能项目可研报告

  原标题:思瀚产业研究院-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提质扩能项目可研报告   本项目拟总投资额 9,936万元,拟在公司现有土地上新建总建筑面积210,095m的高标准厂房,项目建设期 1年。   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形成年产 105吨舰船用高性能钛合金大型结构件、容器、管道管件、深潜装备及其附属装备的生产能力,实现舰船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提质扩能,提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