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规划建设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的建议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位于象山港南岸,拥有国内稀缺的连片可利用岸线公里,区域蕞深水域达到73米,蕞浅水域也有8米,目前入港航道为3.5万吨级,规划建设蕞大吨位为5万吨级。腹地资源条件良好,园区大部分用地为原有山体,属于岩基型土地,是目前长三角地区重型装备制造蕞佳选择地带。
交通区位日益改善。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水路交通条件优越,至宁波港18海里,至上海150海里,至台湾基隆港280海里。距蕞近国内航线海里,处于长江与沿海江海联运的交叉口,是中国东部沿海航运节点。陆路交通便利,至宁波栎社机场40公里、至上海280公里,随着贯穿象山境内的沈海高速甬台温复线的全线贯通,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海洋产业初具规模。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规划面积25.6平方公里,目前启动区累计投入35亿元,完成基础配套面积15平方公里。已初步形成以新乐造船为代表的特种船舶制造基地,以宁波天翼为代表的大型能源装备基地,以日星铸业为代表的风电产业基地,2019年临港装备工业产值近100亿元。随着乐惠工程装备、灵峰机械等入驻项目的陆续建设投产,区域海洋产业集聚效益将显著提升。
平台发展能级不高。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开发仍停留在县级层面,基础配套设施滞后,招商资源非常有限,大企业大项目引进难。
空间资源集约化利用有待增强。缺乏系统布局,碎片化现象严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产业发展结构有待优化。主导产业不明显,企业集聚度低,现有龙头企业少,产业链不强。
有利于推进宁波海洋强市建设。建设海洋强市是宁波市委、市政府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部署,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具有丰富的岸线、腹地和滩涂资源,是浙江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的启动区,是甬台温产业带的重要节点。统筹宁波海洋资源,加快建设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提升临港装备制造大平台,打造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成为宁波海洋经济新增长极。
有利于促进宁波产业转型升级。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园主导产业为高端装备制造,是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大,符合宁波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产业方向。加快建设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做大新兴产业体量,是宁波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
有利于优化宁波产业空间布局。宁波市正在实施拥江揽湖滨海发展战略,打造大宁波都市圈。加快建设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有利于充分发挥甬江科创大走廊和梅山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协同效应,使之成为宁波南部发展的新引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完善体制机制。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作为宁波市重点开发区块,建议市委市政府结合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象山主体区建设参照临空经济示范区、南湾新区模式成立市级开发指挥部,统筹推进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规划、招商、政策协调等事项,部署谋划象山经济开发区整合提升工作,切实提升平台能级。
加强要素保障。为加快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平台建设,建议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留足发展空间,适时启动大港口围垦,预计可新增建设用地4000亩 。
加大政策支持。建议对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在投融资、招商引资、企业培育发展、高端要素引进等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市级产业基金对落户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的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予以重点支持。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