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在哪些高新产业方面已经有了不错的进展?
中国、中亚、俄罗斯产业集群合作——2023“一带一路”论坛在甬举行
10月22日,中国、中亚、俄罗斯产业集群合作——2023“一带一路”论坛在甬举行。论坛由浙江大学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宁波市科技局、浙江大学宁波科创中心(宁波校区)、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承***,吸引来自中国、中亚、俄罗斯各国的政府代表、专家学者及高校师生百余人参加。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奚明,意大利特伦托大学Bruno Dallago教授、南洋理工大学Euston Quah教授出席活动。(浙大宁波创新中心)
中意科技产业合作洽谈会在余姚召开
10月23日,中意科技产业合作洽谈会在宁波余姚召开。余姚市政府党组副书记,中意宁波生态园区域开发建设指挥部党组副书记、常务副总指挥韩柏顺出席洽谈会并讲话。
作为中意两国友好协作的重要产物,近年来,中意宁波生态园充分依托虹桥“中意楼”、中意国际创新中心、中意国际产业合作园等平台载体,持续推进技术、资本、项目、管理、人才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创新,双方之间的友谊持续升温、协作持续深化、成果持续扩大,已先后有百得利电气、科洛意时尚科技、宁意科技等一批意大利投资企业选择在园区落户。2022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7.9亿元,是2015年园区成立之初的3.3倍。(余姚市外***)
宁波市迎来浙江首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10月23日,宁波前湾新区智能汽车产业平台被省发改委正式命名为“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这是自2019年启动培育以来,我省首个通过验收命名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前湾新区充分发挥吉利、大众两大整车企业的“领头雁”作用,瞄准国内外500强、行业前10强,全力引进行业领军企业,完善智能汽车全产业生态链。(宁波市创新处)
10月25日第八届宁波生物产业论坛暨医疗器械产业与资本对接会在宁海县宁波生物产业园举行。本次论坛吸引了海邦基金、宁波天使基金、蓝源资本、更实投资等8家投资机构、20多家优质企业参与现场路演或展示,产业涵盖肿瘤治疗、体外检测、生物传感器、神经系统治疗等多个方向。对接会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多家投资机构对这些项目表达了投资意向。(宁波日报)
宁波市5家小微企业园入围首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
11月5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头部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我市北仑区大碶高档模具小微企业园、鄞州区宁波中物科技园、高新区宁波甬港现代创业服务中心、慈溪市环杭州湾(慈星)智能产业园、江北区联东 U 谷·宁波国际企业港等高星级小微企业园成功入围。首批浙江省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共入围20家小微企业园,宁波入围5家,数量与杭州并列居全省头部。
专精特新产业园作为以招引、培育、集聚和服务专精特新企业为主要功能的特色化平台载体,园区聚焦产业定位,招引、培育优质中小企业入园发展,通过建立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库、组建专业服务团队等举措整合优质服务资源,为入库企业开展对标诊断、精准服务和申报辅导等优质服务,为培育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提供载体支撑。
首批入围的5家园区均为2023年小微企业园绩效评价为A档的高星级小微企业园,园内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隐形冠军等企业已培育10家以上,在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强链方面发挥促进作用。
10月20日上午,元宇宙数字创新论坛暨“设计+营销”赋能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宁波站)活动在和丰创意广场举行。长三角高校设计学科负责人、制造企业设计研发负责人、设计公司及数字经济企业代表齐聚一堂,从人才驱动、设计服务、数字技术赋能等多个角度达成协同合作,展开科技与人的跨界对话,探讨元宇宙和数字孪生的前沿趋势。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科研副校长兼宁波数字孪生研究院执行院长曾文军接受甬派记者专访时表示,数字孪生的概念起源于制造业,它为元宇宙提供了物理世界的模拟和******基础,通过虚拟世界里的分析决策,去指导物理世界;而元宇宙则是从与人有关的应用场景中提出的,更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和情感需求。
浙江大学设计学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孙守迁表示,元宇宙技术开辟了很多新赛道,如智能汽车、健身装备、文旅产业等。宁波要立足制造业基础,把智能制造、数字贸易与设计产业融合起来,培育出业态丰富的元宇宙产业。(宁波市经济与信息化局)
第十二届港澳台侨青年英才创新创业大会在宁波市举行
10月25日,创业中华·宁波市第十二届港澳台侨青年英才创新创业大会在我市举行,港澳台侨青年英才代表及各地海(留)创会、侨创基地代表280余人参加。
本届大会以“侨智汇甬·共赢未来——为宁波争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示范引领市域样板贡献侨力”为主题。开幕式上,鲲鹏卓越企业服务、TOPCON晶硅太阳能电池、中欧碳中和标准认证等10个侨界项目签约,涉及资金8.77亿元。开幕式上还举行了省、市侨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授牌仪式,鄞州区软件信息产业园、镇海329创业社区两家单位被评为省级“基地”,另有7家单位被评为市级“基地”。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贸易洽谈与项目对接系列活动,相关部门宣讲宁波人才政策及创业环境,与会嘉宾赴阿里云创新中心、甬水桥科创园等“双创”基地和特色园区参观考察。
据悉,宁波市港澳台侨青年英才创新创业大会是中国侨联“创业中华”品牌活动之一,也是“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的主体活动之一。活动自2012年创***以来,参与线上、线下活动的港澳台侨青年英才3.5万余人(次)。(宁波日报)
109项高精尖科技成果在甬寻伯乐”
10月31日,2023中国(宁波)高新技术成果交易洽谈会在宁波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作为2023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本届高交会聚焦浙江省“315”战略领域和宁波市“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围绕宁波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以“成果交易,潮起云‘甬’”为主题,全面展示近年来代表性、标志性科技创新成果。浙江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卿,宁波市政府党组成员、宁波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奚明等领导嘉宾莅临展区巡视。(宁波日报)
【中国网】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地方赛即将开始,打造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未来
2023年9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人民政府主***的第五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正式启动。大赛以“数字赋能·智创未来”为主题,以加快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目标,聚焦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痛点和产业发展需求,搭建工业互联网创新成果展示平台、交流合作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充分激发人才活力、释放创新潜力、增强转型动力,推动提升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供给能力,以应用价值为牵引形成迭代创新、安全可靠的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
目前,大赛的地方赛阶段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竞争中。大赛共设立了北京、无锡、宁波、青岛、新疆五个地方赛站,分别承担了工业互联网+质量提升、工业互联网+产品服务化、工业互联网+工业大脑、工业互联网+稳链强链、工业互联网+绿色低碳五个赛题方向的组织和评审任务。
宁波赛站以“工业大脑”为主题,聚焦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求,征集企业大脑、行业大脑、产业大脑等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宁波赛站充分利用了宁波市在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先行先试的经验和成果,吸引了众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和应用企业参与到大赛中。
宁波赛站于11月14日开始举***产业对接等活动,且邀请数字经济方面的业内专家讲解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同时各个企业可以与专家对话交流,进一步了解宁波营商环境及产业氛围。
首届“对话钱湖”人才主旨论坛举行
10月31日,以“人才引领新动能 科创塑造新优势”为主题的2023首届“对话钱湖”人才主旨论坛在甬举行。此次论坛聚焦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这一主题,以人才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化战略人才力量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营造优质城市人才生态等为重点,开展对话交流、思想碰撞、理念阐释,旨在为宁波奋力打造各类人才向往的科创高地提供更加有力的智力支撑。
在圆桌对话环节,来自浙江省人才发展研究院、浙江工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方太集团等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实践与创新”进行深入探讨。(宁波日报)
2023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在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启幕
10月31日,2023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在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启幕,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在开幕式上致辞,张仁和、都有为、闻雪友、杨秀荣、张志愿、蔡荣根、李景虹、侯水生、孙学良、丹·拉哈马、张东晓、皮特·萨赫逊、白点基、石勇、王立等中外院士专家,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杨志明等国家、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市领导汤飞帆、张平、徐宇宁、钟关华、郑敏强、赵海滨及奚明、朱金茂等出席。
此次人才科技周将相继举***精准揽才、高端交流、产智合作、大赛选才、开放互动等5类专题、40项精彩活动,推动城市与人才、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双向成就”。
接下来,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将一如既往坚持高效率执行、高品质输出、高标准呈现的服务理念,以积极态度响应多样化需求,用优质服务对待每一项任务,用专业精神打造无限精彩,用强大实力创造更多可能。(宁波市国资委)
甬江科创区青创港首个海归创新创业之家成立
11月1日,甬江科创区青创港海归创新创业之家将发挥引才聚才优势,打造吸引并汇聚归国留学人员、党外知识分子、民营经济人士等创新创业的全新平台。据介绍,海归创新创业之家将以“家”为载体,凝聚海归力量,与当地资源禀赋相结合,成为广大海归人士的学习交流平台、创新创业载体和凝心聚力家园,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宁波日报)
“材料+”世界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开幕
11月2日,作为2023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主体活动之一,由市委人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主***的第六届“材料+”世界青年学者学术论坛开幕。
来自中国、德国、法国、美国、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80多名青年学者齐聚一堂。其中,不乏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德国汉堡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府的青年学者。
如今,论坛已成为宁波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汇才聚智载体和常态化国际人才智力项目合作交流平台。在论坛牵线余名优秀青年学者“扎根”宁波发展。(中国宁波网)
这场供需对接会 430名博士齐聚甬城
11月2日,“奔甬而来”第三届百所高校·百名博士后供需对接会在宁波开幕。来自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60多所高校院所的430名青年博士,30多所高校院所博士后流动站的负责人,与120家博士后设站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开启为期两天的精准供需对接。
对接会启动仪式上,宁波博士后创新创业园揭牌成立。这是全省首个博士后人才高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集成了博士后工作展示、科研创新、创业孵化、创业带动就业等一站式功能。现场,还有10个2023年度宁波市优秀博士后工作站和12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授牌。(宁波日报)
宁波2023科教融汇与人才发展系列活动开幕
11月3日,宁波2023科教融汇与人才发展系列活动开幕式暨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论坛举行。
中国现代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平台理事长、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赵华林,原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公室副主任、中组部人才局原副局长(一级巡视员)牛伟宏,浙江省教育厅总督学陈仁坚,加拿大皇家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吴柯,宁波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朱欢等出席开幕式。会议由宁波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毛才盛主持。开幕式及论坛由宁波市委人才***、市教育局、宁波大学共同主***。
作为2023中国浙江宁波人才科技周的重要活动之一,宁波市教育局举***的2023科教融汇与人才发展系列活动持续月余,包括“论坛+汇才”、“大赛+招才”、“服务+用才”三大版块12项活动,通过专业论坛、专场招聘、创新创业大赛、企业走访对接等,持续加大高校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博士的“引育留用”力度,助力我市打造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创新策源地、产业集聚地,为建设新时代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和现代化滨海大都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开幕式上,宁波“未来科学家培养共同体”联盟成立。该联盟由宁波市教育局牵头、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发起,旨在合力打造大中小一体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持续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努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优秀青年博士签约仪式、高校重点科技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与会嘉宾围绕“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作主旨报告。下午,还举***了绿色石化(新材料)产业发展青年学者论坛、“科创甬江,智引人才”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论坛。来自全国各地院校的领导、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博士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宁波市教育局官微“宁波教育”)
宁波市”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细分行业投资导向目录(2023年本)
为抢抓制造业发展机遇,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先后发布《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行动纲要(2022-2026年)》《宁波市加快打造“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文件,提出着力打造“361”万干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宁波加速迈向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提供硬核支撑。
为积极引导各地及企业围绕“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领域开展项目招引和投资,提高项目建设的导向性和集聚性,宁波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起草编制了《宁波市“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细分行业投资导向目录((2023年本)》,为产业项目投资实施提供依据。(宁波市经信局)
亚行贷款“宁波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实情考察活动圆满结束
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积极探索城市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研究,智力助推“宁波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项目”成功获批纳入中国“利用亚行贷款2022-2024年备选项目规划”。自2023年7月以来,亚洲开发银行专家鉴别团多次来甬开展技术援助和尽职调查,目前该项目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
10月18日至27日,亚洲开发银行项目经理周云带队一行20人,到访宁波开展贷款实情考察评估。宁波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宁波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宁波东海银行以及子借款单位参加了此次考察活动。
亚行贷款“宁波城市绿色低碳发展项目”的前期准备已接近尾声,进入蕞后冲刺阶段,本项目预计于2024年2月进行商业谈判,我院将继续围绕项目落地、贷款实施做好技术支撑工作,确保项目稳步推进。(宁波市发改委)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