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如何通过土地改造焕发生机
浙江宁波通过创新土地利用,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成功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慈溪、奉化、鄞州等地的多个园区改造项目,展示了村企合作、央地共商、技术革新等多种模式的应用,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宁波这座传统的工业重镇,通过创新土地利用方式,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实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慈溪市的新浦镇敦和园区便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原来这里聚集了许多小熔炼企业,产业污染严重、效益低下。经过国企的收购和重建,这块地被改造成了新能源汽车拆解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态产业园。改造后的园区容积率大幅提升,亩均税收从不到1万元增加到了25万元,每年新增产值预计可达10亿元,利税1亿元。
奉化区的中信智能产业园则展示了央地共商的成功案例。这里原有的中小型企业布局散乱、功能落后,通过低效土地整治,引入了智能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亩均产值和亩均税收都实现了数倍增长,新建的110亩厂房已经有20余家企业入驻。
鄞州区的姜山未来工业社区,原为1988年建成的星火产业园,基础设施陈旧、布局不合理。区属国企通过收购和统一开发,将这里打造成了集高科技、创新型及服务型产业于一体的绿色生态高效产业创新综合体。目前,这里已引进了航天科工35所等近20家企业,招商入驻率达到了100%。
宁波市通过创新土地利用方法,盘活低效工业用地,实现了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慈溪市的新浦镇敦和园区在国企的收购和重建下,从一个污染严重的地方,变成了新能源汽车拆解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态产业园,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奉化区的中信智能产业园则展示了央地共商的成功模式,通过引入智能制造和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亩均产值和亩均税收的倍增。鄞州区的姜山未来工业社区,通过区属国企的收购和统一开发,成功引进了多个高科技企业,使园区焕发新生。
这些案例表明,无论是村企合作、央地共商,还是技术革新,都能有效盘活低效工业用地,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当然,这些成功的背后,不仅需要政府和企业的通力合作,更需要创新思维和扎实的执行力。未来,宁波还将继续探索更多土地利用创新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蕞高补贴2万元!宁波旧房装修补贴新政解读
0$宁波如何通过土地改造焕发生机$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