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实施优结构扩投资攻坚行动
近日,宁波出台《扩投资优结构攻坚行动方案》,围绕七个方面精准施策,发挥有效投资“压舱石”作用,推动有效投资增量提质。
一、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建立健全大招商统筹机制,强化招大引强产业布局引领,紧扣“大优强、绿新高”标准,按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开展精准招商。强化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推进跟踪服务机制,着力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滚动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实施重大项目集中攻坚。按照“续建促放量、新建促开工、前期促提速”的原则,遴选50个左右事关宁波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形成集中攻坚计划,作为今年抓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项目责任单位按照“一项目一方案”要求,明确关键时点、工作难点和对策措施;要素保障部门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提前介入、谋深抓实,确保全要素精准直达;审批服务部门做到关口前移,对集中攻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容缺受理。
三、加大市属国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城投、交投、水务、开投等企业在服务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产业项目投资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在城市开发建设和公益性较强的项目中,强化项目前期策划、资本金注入、配套政策等方面支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承担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属国有企业业绩考核。
四、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力争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达到600亿元。加强项目谋划储备,适时通报各地、各部门专项债券项目储备、使用情况,工作成效与市级各项资源分配相挂钩。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防洪排涝等专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力争2022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亿元。
五、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确保2022年全市供应国有建设用地6万亩以上,使用新增建设用地1.85万亩。力争全市20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加快制定统筹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指导属地做好用地报批相关工作,提高重大项目用地预审、用地报批效率。
六、全力做好能源要素保障。全面落实原料用能抵扣政策,原料用煤、用油、用气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制定重大产业项目能源要素保障方案,强化能耗空间市级统筹管理。深入推进石化、钢铁、热电等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全年腾出用能空间20万吨标准煤以上。积极争取对重大项目实行能耗单列,全年力争单列能耗320万吨标准煤以上。加大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力度,确保2022年全市光伏发电项目开工70万千瓦、并网5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工80万千瓦。
七、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保障。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畅通银企对接,争取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宁波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运用多业态金融资源,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推行重大项目金融顾问制,组建专业化投融资顾问团队,全程参与项目谋划,协助项目单位做好运营模式、融资方式的顶层设计,提高项目融资对接有效性。
近日,宁波出台《扩投资优结构攻坚行动方案》,围绕七个方面精准施策,发挥有效投资“压舱石”作用,推动有效投资增量提质。
一、加大招大引强力度。建立健全大招商统筹机制,强化招大引强产业布局引领,紧扣“大优强、绿新高”标准,按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开展精准招商。强化招商引资签约项目落地推进跟踪服务机制,着力形成“建设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滚动推进的良好局面。
二、实施重大项目集中攻坚。按照“续建促放量、新建促开工、前期促提速”的原则,遴选50个左右事关宁波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形成集中攻坚计划,作为今年抓投资工作的重中之重,举全市之力强势推进。项目责任单位按照“一项目一方案”要求,明确关键时点、工作难点和对策措施;要素保障部门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提前介入、谋深抓实,确保全要素精准直达;审批服务部门做到关口前移,对集中攻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实施容缺受理。
三、加大市属国企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市属国有企业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发挥城投、交投、水务、开投等企业在服务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战略产业项目投资方面的主力军作用。在城市开发建设和公益性较强的项目中,强化项目前期策划、资本金注入、配套政策等方面支持力度,增强企业发展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承担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市属国有企业业绩考核。
四、全力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力争2022年全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达到600亿元。加强项目谋划储备,适时通报各地、各部门专项债券项目储备、使用情况,工作成效与市级各项资源分配相挂钩。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防洪排涝等专项项目储备和前期工作,力争2022年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0亿元。
五、全力做好土地要素保障。确保2022年全市供应国有建设用地6万亩以上,使用新增建设用地1.85万亩。力争全市20个以上项目纳入国家重大项目清单。加快制定统筹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政策,指导属地做好用地报批相关工作,提高重大项目用地预审、用地报批效率。
六、全力做好能源要素保障。全面落实原料用能抵扣政策,原料用煤、用油、用气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制定重大产业项目能源要素保障方案,强化能耗空间市级统筹管理。深入推进石化、钢铁、热电等重点高耗能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全年腾出用能空间20万吨标准煤以上。积极争取对重大项目实行能耗单列,全年力争单列能耗320万吨标准煤以上。加大可再生能源项目建设力度,确保2022年全市光伏发电项目开工70万千瓦、并网5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工80万千瓦。
七、全力做好金融服务保障。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畅通银企对接,争取商业银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重大项目的支持,制定银行业、保险业支持宁波重点领域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运用多业态金融资源,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机制,推行重大项目金融顾问制,组建专业化投融资顾问团队,全程参与项目谋划,协助项目单位做好运营模式、融资方式的顶层设计,提高项目融资对接有效性。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