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海曙帮扶贞丰建设产业园 可解决4000人就业
以产业带动就业,让贫困群众通过工资性收入摆脱贫困,甬黔携手,海曙区在对口帮扶黔西南州贞丰县的过程中,瞄准当地工业产业基础薄弱的短板,盘活老厂区建设产业园,发展新产业,小投入带来大效益,海曙贞丰协作产业园东西两区全部投用后,可以解决当地4000多人的就业问题。今天“在一起·决胜脱贫一线行”就让我们看看一座产业园撑起来的致富梦。
眼下,海曙贞丰协作产业园西区建设正如火如荼,项目招商、企业入驻同步进行,一期13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成不久,建凯新能源光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设备就开始陆续运到这里。
“我们这个厂的产值每年大概在3000万左右,原先我们的厂就是在上海、江苏,我们来这里就是县政府给了我们大力的政策优惠、支持,然后税也可以减免,厂房无条件的提供给我们,这边的电费也相对比外面要便宜很多。”贞丰县建凯新能源光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靖告诉记者。
黄靖介绍说,现在企业招工、水电以及设备安装调试都在按计划有序推进,预计6月中下旬就可投入生产,届时,可以解决约150人就业。做好就业文章,破解民生难题,针对易地扶贫搬迁下来的新市民,海曙区携手贞丰县,因势利导,出台优惠政策,推进产业园区发展,将招商目标锁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或有一定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产业园西区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建成投用后,预计可以解决约3000人的就业问题。
“优惠政策一个是解决就业,另外一个就是提供税收,6个平方解决一个人就业,或者是1个平方完成350元的税收,厂房租金减免蕞高可以享受5年的优惠政策,目前我们这里厂房、设施、污水处理全部已经建完了,现在已经基本具备企业入驻了。”贞丰县工业园区办副主任李超告诉记者。
在海曙贞丰协作产业园“一园两区”的布局中,之所以有西区大规模的建设,这要归功于东区的成功实践。与西区热闹的建设场面不同,已有11家企业入驻的东区,是一片繁忙的生产景象。这个仅用半年时间,100多万元扶贫资金,由原先老酒厂改造成的产业园,运行一年多,就已经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东区社会总投资达到了3.8个亿,目前务工人员达到了1400多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350人,新市民有150人,应该说初具规模,而且也充分地体现出就近就业和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贞丰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列说道。
在产业园东区的这家电子企业里,几百名车间工人正在各条措绳度流水线上有序作业。从贞丰县挽澜镇纳坎村易地扶贫搬迁到附近的蒋明萍,之前一直在浙江打工,自去年钟拉这家工厂投入生产后,她在家门口就业,每个月就先放蜷有3000多元的收入。
“这里务工离家比较近,又方便,还可以照顾家里的小孩,就不用出去务工了。”贞丰宏盛电子厂员工蒋明萍说。
与蒋明萍一样,仅仅在这家企业的员工就有300多人,其中将近一半来自贞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或易地扶贫搬迁的新市民。
“这里的政策比较好,比如说政府会给我们的房租减免,税收减免等等一些优惠的政策。”贞丰宏盛电子厂生产部主管岑学建说道。
“产业的发展和就业,是我们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重要的支撑要素,如果没有产业的发展,就没有脱贫攻坚的长远性。”贞丰县委常委、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黄列告诉记者。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