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一流科创策源中心先行启动区!宁波在行动!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定位一流科创策源中心先行启动区!宁波在行动!
宁波,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始发港,拥有千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自唐以来,就以文明昌盛、人文荟萃、物阜民丰而名扬海内。
宁波甬江科创区通江达海、区位优越,具有优良的山水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宁波展示形象、公服先行、凝心聚力的核心空间。也是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空间平台。
为进一步引导空间资源更优保护和利用,早日形成科创区氛围,保障公共服务设施先行,重点平台、启动项目和民生项目的落实,1月30日,市资规局官网公布了《宁波甬江科创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后公布)》。
规划指出,甬江科创启动区是甬江两岸地区空间和功能整合优化的核心板块,也是甬江科创区的发展极核,随着未来高等院校、科研企业等高能级科创功能的进一步集聚,将对片区发展带来强大的带动作用。为保障重点平台建设,加快启动项目、民生项目落实,亟需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法定支撑与保障。
公示内容显示,《宁波甬江科创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后公布)》(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区为宁波甬江科创区的先行启动区,规划期限为2025-2035年。
规划区为宁波甬江科创区的先行启动区,北至雄镇路-绕城高速-风华路,南至江南路-陈山山脊,西至东环路,东至隧道路,占地面积约25.6平方公里。该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为2025年,远期至2035年,规划基准年为2022年。
甬江科创启动区总用地面积2560.42公顷,规划可容纳居住人口17万人,其中北仑片规划可容纳居住人口11.14万人,镇海片规划可容纳居住人口5.86万人。规划建筑量为1724.25万平方米。
规划区总体功能定位为: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的先行启动区。分目标为:面向世界的前沿科创策源地和人人向往的高品质开放水岸。规划城市建设用地1674.73公顷,占总用地的65.41%。规划可容纳人口17万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98.51平方米。
规划结构为“一核一轴、一江两岸、六片多组团” 。其中:
一核——链接甬江两岸,极具水岸特色的甬江科创绿核;
一轴——串联总部港、青创港和陈山山脉形成的两岸融合发展轴;
六片——分别为总部港核心片、国际青创小镇片、产学研融合片、TOD综合配套片和两处乡村聚落片六个主导功能片区;
多组团——在主导功能片区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确定的科研总部集聚组团、中试孵化组团、科创社区组团等。
清水浦区块(甬江-东环路-风华路-绕城高速围合区域)
整体将用于建设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
原镇海电厂区块(甬江-绕城高速-风华路-隧道路围合区域)
原电厂及周边主要用作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混合用地,外围有大量的住宅用地、商住混合用地,另外有一批商务商业混合用地、中小学用地等。
北欧工业园区块(东环路-雄镇路-绕城高速-风华路围合区域)
主要是工业用地、创新型产业用地,地铁清水浦站北侧规划有部分商住混合用地。
滨江新城核心片区(甬江-隧道路-陈山山体-绕城高速围合区域)
有大量的住宅、商住混合用地,其中除已经开盘的奥园礼悦东湾、荣安美和安府、奥克斯山悦云庭外,还有已拿地、含龙湖天街的龙湖&华侨城项目;另规划有大量的商业商务混合用地。
滨江新城西区块(甬江-绕城高速-江南路及南侧-东环路围合区域)
除现状华生国际家居广场、滨江汽车城、在建的镇海中学甬江校区等外,也有部分住宅、商住用地。
规划路网延续现状路网沿甬江带状分布特点,承担三江片与镇海片、北仑片联系的骨架道路主要为雄镇路-北外环、中官路、风华路-车站路-河西路-河东路、滨江路-沿江路、甬江大道、江南路。
区域内还规划两条轨道交通线号线号线号线已开通运营,设置清水浦站、五里牌站、枫园路站3站。
轨道6号线是联系北仑中心城区-小港-东部新城-宁波主城区的客运走廊,区域内沿江南中路敷设,设置经十二路站、衙前路站、经三路站。
规划范围内设置公交首末站8处,保留现状1处公交停保场。共设置公交停靠站100对,公共停车场82处,总停车位3850个。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政策全文
去年12月29日,备受期待的甬江科创区启动仪式暨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开工活动举行。而这所新型研究型大学正是位于甬江科创启动区内。
近日,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建设与发展模式明确,将“边建设边运营”,并提出“三步走”战略。一起来看↓
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市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院长陈十一表示,按照计划,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在202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做到“一流资源,高端起步”,办学取得有显示度的进展;到2035年做到“体系完整,特色鲜明”,成为全球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型研究型大学;到2050年,力争“科教重镇,跻身一流”,成为国内外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世界一流大学。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是市政府与虞仁荣教育基金会共同筹建的一所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宁波市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是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的筹备机构。大学计划于2025年起分批逐步建成交付使用。
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瞄准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技术攻关,规划建设理学、工学、信息、商科四个学科群及特色人文社会学科。建立世界一流的“高水平、创新型、国际化”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着重培养理工类拔尖创新人才,强调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突出前沿科技交叉融合,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其目标。
据了解,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坚持开放办学定位,积极拓展国内外资源,加快对外合作交流。大学先后与宁波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甬江实验室、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多所高校、院所、科研机构签署相关合作协议,秉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成就,合作共赢”的原则,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科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战略合作。
大学已面向全球聘用37名教学科研负责人,招收头部届联合培养博士生47人。
随着大学与城市的共生,东方理工必将成为宁波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的点睛之笔,成为推动宁波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强大引擎。
立足城市所需,回应人民所盼,把握未来所向
党的二十大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头部生产力、人才是头部资源、创新是头部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甬江科创区是市委市政府统筹谋划的科技创新型重点片区,是宁波落实国家战略,推进十四次党代会“六大变革”、“六个之都”的核心抓手,科创区的建设对未来宁波提升创新策源力、区域竞争力、人才吸引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具有重大意义,将助力宁波城市发展迈向新高度。
在东海之滨、甬江之畔造就一个世界一流的科创区,为宁波打造一流城市、跻身头部方阵提供蕞坚实的支撑。将在宁波发展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内容来源:综合宁波发布、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甬上、东方理工高等研究院等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