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链基地宁波制造小巨人
作为全国先进的制造业基地,宁波制造业基础扎实,门类齐全,今年上半年宁波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406.2亿元,半年首破万亿。在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的过程中,宁波除了龙头企业的稳步发展外,正是一个个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得快速崛起,如同新鲜血液一般,让宁波制造业肌体更加强健。今起,报网端推出探秘宁波制造“小巨人”栏目,寻找它们加速转型,助力宁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通关密码。
“目前,我们芯片的月产能已达到9亿颗。其中,核心的MCU芯片超过300万颗。这些MCU芯片将逐步应用在沁园、方太、公牛等宁波企业的产品中,在解决企业缺芯问题的同时,通过深度合作为家电企业转型升级赋能。”在群芯微电子总经理陈益群眼中,一幅与智能家电产业深度合作的蓝图正徐徐展开:按照计划,群芯微电子将进一步扩大与甬企的合作,力争到2023年为5000家宁波家电企业提供30%左右的芯片。
群芯是宁波杭州湾新区新兴产业布局链上的一颗明珠,该企业的“拳头”产品——高速光耦、高压光耦、光继电器、光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移动互联、智能仪表、电源管理、智能汽车、医疗设备、工业控制等消费级及工业级产品领域。依托前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开发能力,公司紧跟市场需求,近年来就推出了红外热电堆传感器、MEMS硅麦克风等多个新产品,产品线不断扩充丰富。
作为新区首家芯片制造企业,群芯起点高、投产快、成长迅速。当前,企业已自主研发晶体管光耦、高速光耦、可控硅光耦、门驱动光耦、光继电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数十种产品,且陆续通过国内一线终端厂家的认证,月产各类芯片数亿颗。今年一季度,群芯迎来“开门红”,完成产值9000多万元,同比增长300%以上。“预计今年企业销售额将超过6亿元,同比增加150%以上。”该负责人表示。
能够讲出如此的豪言壮语,陈益群的背后是群芯微电子快速增长的产能以及该企业产品与家电产业的高契合度。
今年5月,随着群芯微电子二期项目的正式投产,该企业产能进一步扩大,其生产的高速光耦、高压光耦、光继电器、光传感器、MCU、MOS等产品也正与宁波企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简单来说,我们的产品就是为了让宁波乃至全国的家电、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产业插上智能的翅膀。”陈益群告诉记者,由于没有加装传感芯片,目前市面上的大小家电等产品缺少良好的“感知”能力。
群芯微电子的产品与宁波家电产业转型升级高度契合。
以烧水壶为例,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产品都是等到壶内的水完全沸腾时才断电,这也是不少市民在烧水时沸水溢出的主要原因。但当烧水壶中植入芯片后,该产品便能精准地检测水的温度。当达到一定的温度时,水壶就会减少供电。
再以一台手机为例,人脸识别、移动支付、物体建模等涉及红外TOF技术(飞行时间技术)的功能,都要以光电产品为媒。时下热门的手机大功率充电技术也需要大量运用长爬距光耦。目前,群芯微电子所生产的长爬距光耦产品,已逐步与国内大牌手机制造商开展合作。
“事实上,从落户宁波开始,我们就与余姚、慈溪、杭州湾新区等地的企业开展了密切合作。经过长期紧密的对接,预计到今年底,我们部分MCU芯片就能应用到宁波企业的产品中。”陈益群告诉记者,落户之初,他就有一个梦想:在杭州湾新区打造一个集研发设计、封装检测、产品应用于一体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基地,与宁波乃至全国的家电企业开展深度合作。
▲宁波杭州湾新区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
前不久,光电集成电路项目、3nm超纯溅射靶材产业化项目、晶片电阻项目等3个项目集中签约落户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短短几年,这座位于新区北部的产业园朝气蓬勃,已成为数字经济企业的集聚区。
作为新区半导体产业重点布局平台和发展载体,数字经济产业园已形成规模效益,园区已落户群芯微电子、云德半导体和中电化合物等35家企业,项目总投资超120亿元,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封测、设备及材料、智能终端整机及零部件、5G通信、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
如今,陈益群的圆梦故事正在加速推进,群芯微电子或将成为宁波集成电路产业链以及智能家电产业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
以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宁波10条标志性产业链培育加速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群芯的爆发式增长,也带动了新区数字经济产业的“同频共振”。一季度,新区实现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6.4亿元,同比增长169.2%,增速位居全市头部,并力争全年数字经济产业产值增长70%以上。
以建设全国一流开发区为目标,新区将半导体产业作为重点培育发展的新兴产业。围绕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半导体、先进封装测试、关键设备和材料等领域,新区引进了十余个芯片设计、封装测试、设备及材料制造等领域项目,已成为宁波市乃至浙江省半导体产业集聚发展的热土。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