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国:新农民
在与朋友闲聊中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深入推进,浙江慈溪市大量农民“洗脚上岸”成为新市民,传统农民也逐渐老龄化,带来了“土地怎么种、谁来当农民”的新问题。通过调研我又了解到,为了破解这个难题,慈溪市政府采用政策扶持、资金补助、培训授课、免费推广以及土地流转、农业保险、创业贷款等服务,打造了一支高质量的职业农民队伍,使一批新农民从绿色田野崛起。既有专业大户、科技示范户,又有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他们都是“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有知识、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的采用新的品种和种植技术,有的拥有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品牌,有的利用电商快递进行产品销售,亩均效益比普通农户高出30%以上,形成了示范效应。
在浙江慈溪市、镇二级农业部门有关领导的大力帮助下,并在慈溪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单鹏云指导下,从2019年年初开始,我与40多位创业的大学生新农民建立了联系,深入到他们的家庭农场、田间地头,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分享他们的喜悦与辛劳,跟踪拍摄他们忙碌的身影。
为了拍摄好这批大学生新农民,我利用双休日、节假日一次次驾车往返,有时多次重复拍摄,经常一身汗水,满脚泥土。去年初夏梅雨季节拍摄横河百明水稻农场插秧,全身被雨水淋得透湿;还有一次开车经过一段小路,汽车反光镜被树杆挂断。虽然拍摄比较辛苦,但完成了创业大学生新农民的影像专题非常高兴,能为时代留影,更感到意义非凡。
通过新农民拍摄项目,我颇有心得:首先,纪实摄影要有长线思维,选题要有较为深入的调研和思考,选题确定就要开始准备,搜集资料,了解拍摄对象,拍什么,怎么拍,做好计划方案,不打无准备之仗。其次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老老实实地连续跟踪采访拍摄,并做好文字记录。蕞后,要做好编辑工作,优中选优,按照需求进行分类组合,要注意图与图之间的关系,文和图之间的配合,用图片表达自己的观点。当然,如发现有图片不达标,还要回访补拍。总之,一个看似简单的成果,需要的是摄影师全身心的投入。
陈侃侃 1987年出生,宁波工程学院毕业,创办添尚锦花卉农场,承包30亩土地,种植多肉类花卉及各种庭园花卉。2019年5月11日,浙江慈溪市坎墩街道。
宋佳 1988年出生,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经营道然果蔬专业合作社,承包土地400亩,种植生态水稻、小麦、大棚葡萄。2019年5月12日,浙江慈溪市周巷镇。
胡峥 1994年出生,浙江海洋大学毕业,经营峥兴家庭农场,承包土地263亩,种植蔬菜、水蜜桃。2019年5月18日,浙江慈溪市龙山镇。
陈速超 1986年出生,浙江财经大学毕业,创办半岛玫瑰花园农场,承包28亩土地,种植300多种月季花,通过电商快递进行销售。2019年5月1日,浙江慈溪市坎墩街道。
曹青云 1983年出生,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毕业,创办周巷花田家庭农场,承包130亩土地,种植早熟翠冠梨。2019年7月21日,浙江慈溪市周巷镇。
胡晶金 1986年出生,浙江绍兴文理学院毕业,创办玉兰果蔬农场,承包200多亩土地,专业从事蔬菜、瓜果新品种育苗,种植蕃茄、水果玉米等蔬菜。2019年5月11日,浙江慈溪市坎墩街道。
黄凯 1985年出生,江西农业大学毕业,创办凯未果蔬农场,承包土地120亩,种植草莓、火龙果、小蕃茄、瓜果等十几个蔬果品种。2019年6月9日,浙江慈溪市横河镇。
文章刊发于《中国摄影报》·2020年·第50期·5版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