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冬日甬城,别样美丽。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政策,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政府研究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资源优势和研究特色,12月18日下午,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宁波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宁波搭把手生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三方,按照“开放研究、合作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宗旨,共同发起成立的宁波市双碳研究联盟签约仪式在宁波供销智慧产业园成功举行。
市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王光旭、市社科院(市社科联)院长(主席)傅晓、宁波搭把手生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鲸航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总裁王彬作专题分享报告。
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杨兵杰、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副院长(副主席)蔡骋宇、联盟三方主要研究人员及北京亿欧网盟科技有限公司专家等共同出席。
王光旭在致辞中说,宁波市双碳研究联盟的成立是对宁波建设低碳城市的试点助力。三方通过技术、组织模型、系统性研究创新,着力探索建设宁波居民碳账户管理体系,将居民生活和碳达峰碳中和进一步融合,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提供低碳支撑,不断探索出一条适合宁波的“双碳”创新道路。联盟各方精诚合作,深耕自身领域所长,挖掘创新潜力,以数字化为抓手,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再创新的高度,打造新的垃圾分类“宁波模式”,进而从宁波出发,走向全世界。
傅晓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硬仗,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稳中求进,推动“双碳”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双碳研究联盟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决策部署,加快推动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进各方资源共享和智力优势互补。要走在前列,全力以赴,解决当下社会发展重点、民生关注热点、企业发展难点等问题,使联盟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吸引其他相关机构研究力量,围绕宁波居民生活领域碳账户管理体系开展深入研究。
王鲸航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搭把手生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宁波市双碳研究联盟的成立,体现了政府对公司务实创新的大力支持,全司上下备受鼓舞。近年来,公司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积极研究通过垃圾分类的低碳生活方式,促进循环经济深化发展,建立个人碳账户,实现个人参与双碳战略,实现碳普惠和全民减碳行动。此次签约仪式,既是一次共话发展、共谋未来的有利契机,更是一次实现多领域、深层次合作的崭新起点。企业有信心,以大数据为支撑,构建新型数字化回收体系建设,为资源回收数字赋能,将碳价值融入到居民生活垃圾分类习惯中,尽快打造个人碳账户新高地,创造宁波垃圾分类新领域。
签约仪式上,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宁波市社科院(市社科联)、宁波搭把手生态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关于开展三方合作的框架协议。随后,现场进行了宁波市双碳研究联盟揭牌仪式及交流座谈会。
宁波市双碳研究联盟的成立,是推动数字化改革和绿色低碳转型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未来,联盟将着力制定“三方服务、多方受益”的机制,积极开展三方信息和成果交流,共享相关领域蕞新的科研成果和政策动态。研究制定成果发布制度,扩大优秀研究成果的影响力,推动政策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交出一份满意的“双碳”答卷而不懈努力。
进入新时代,迈步新征程。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因此,“双碳”目标是基于我国高质量发展和能源安全保障的需要而确立的,并且时间紧,任务重,唯有积极行动起来才是正确选择。
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将经济发展从化石能源依赖转向科技创新支撑。“搭把手”从分类源头出发,通过搭建“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数字大脑,探寻数字经济发展新理念、新路径、新方案,形成“全品类、全区域、一体化+公共服务”的智慧一体化分类体系。目前,宁波市范围内已建成“搭把手”回收站点3200多个、垃圾减量超32万吨,累计碳排放减量达121万吨,能源节约超45万吨。通过大胆创新,积极推进数字化应用,实现了“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的深度融合,在提高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的同时,为助力双碳目标上做出十分积极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