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宁波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宁波开启“大城智造”新篇章!高新区这一“未来园区”的蓝图实在太惊艳!

admin8个月前 (09-27)宁波产业信息14

  2021年3月3日,宁波正式发布了《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这份“超重量级”的城市蓝图中,谋划了未来五年宁波城市的发展目标:GDP达到1.7万亿元,实现年均增长6.5%左右。其中,“科创”、“创新型产业”、“先进制造业集群”,成为规划中的“关键词”。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实现倍增的目标,实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6000家;同时打造“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头部城”,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

  毫无疑问,属于宁波“大城智造”的新篇章,已然恢宏开启。

  在“智慧大湾区”建设的趋势下,宁波正在科技领域重塑城市创新生态。2020年,随着甬江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新材料科技城等“重磅规划”,宁波在科创与智造领域的“加速效应”早已显现。

  据东南财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021家,实现“三年倍增”;入库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038家,增速居全省头部。

  2020年11月底,一份《宁波甬江科创大走廊空间规划(2019-2035)》正式发布,并提出了建设“长三角地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引领性科创策源地”的明确目标。这一与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嘉兴G60科创大走廊并列的三大高能级创新平台,将真正意义上承载起宁波“大城智造”的全新格局,推动宁波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之中,同时也将以强大势能进一步提升宁波在浙江省大湾区、大上海都市圈乃至全球的资源配置能力和影响力。

  沿着“姚江-甬江”的壮阔廊道,绵亘宁波城区东西横轴,以“拥江揽湖,衔湾接海”之姿而来的甬江科创大走廊,将汇聚宁波核心城区约40%的科技创新资源,在不少业内人士眼中,甬江科创大走廊就像一枚开启宁波未来之门的“创新之钥”,正熠熠生辉。

  而如若把这条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的廊道比作一条“城市巨龙”,那么甬江科创大走廊指挥部所在的宁波国家高新区,则无疑是这条巨龙的“点睛之地”,更是高新产业孵化和升级的“聚焦点”。

  近年来,在城市东扩的步伐中,高新区发展不断“提质扩容”。南倚东部新城核心区,有效承接着“宁波心”的城市功能外溢,区域产城融合的进程进一步加速,城市生态界面日新月异。

  同时,三官堂大桥的成功通车,高新区与镇海新城实现了高效互联,甬江两岸科创智造产业的“协同发展”格局更为清晰;而在宏观上来看,“镇海新城—高新区总部基地—创智钱湖”这一自北向南的“智慧纵轴”也清晰可见,而高新区也将在甬江科创大走廊的鸿篇华章中,成为辐射南北新城,蕴育强大动能的“黄金聚焦点”。

  不仅仅是区域“硬实力”的提升,高新区更在“软实力”的打造上,厚植创新创业的沃土。多元化政策的强力扶植,前瞻性平台的持续打造,双创活力蓬勃迸发的高新区,正成为科创智造企业成长的“摇篮”。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从2015年的108家增加到323家,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数量从过去的409家增加到1657家(数据来源: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而在近日,宁波国家高新区也正式获批,入选国家第三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多年来,从研发园、智慧园到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宁波软件园,高新区所打造的每一个产业园区,无不是全国范围内“标杆性”的科技创新园区,优渥的资源和优越的环境,正是“高新”之力不断迸发的基石所在。

  时光之轮转动,当甬城迎来“十四五”的开篇,当甬江科创大走廊的“全貌”展现,当宁波承担起“大城智造”的时代使命,高新区的下一个“标杆性”双创园区,也已然蓄势待发。

  2021,宁波芯创园,正踏潮而来。

  宁波芯创园,是宁波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重量级创新平台:宁波智造港的进阶项目。总投资60亿元的宁波智造港,将是“5G时代”下的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平台。

  2020年8月,宁波市政府重点引入的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正式落户智造港,依托这一“先端研究中心”,柔性电子、无人航行、民用航天、智能芯片、卫星与大数据应用等多元化产业将在这里蓬勃发展。据估算,未来智造港计划引进瞪羚企业100家以上,独角兽企业5家以上,预计产值超200亿元(数据来源:宁波国家高新区发布)。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宁波国家高新区(新材料科技城)管委会印发了《宁波国家高新区数字健康园建设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在“十四五”期间高新区将推动创新创业产业化为中心,集聚发展医药和医疗器械研发创新、智慧医疗服务,构筑完善产业生态圈的目标。而在这份“火热出炉”的规划蓝图中,未来宁波智造港将是高新区数字健康园的一期核心区域,通过引入医疗器械研发、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CRO研发机构、众创空间、产业孵化器等多元业态,一座生命健康产业创新中心将在此蔚然成型。

  当人们回望高新区的创新平台建设之路,不难发现,在十余载栉风沐雨的前行路上,总有一股沛然坚实的力量,随行左右。

  2009年开园的绿城宁波研发园,不仅是宁波“中提升”战略的重要工程,更以“院士工作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大院名校技术成果转移中心+多元研发机构”的业态组合,打造起长三角南翼的技术创新基地。现如今,研发园内已聚集了400余家各类研发及服务机构,成为浙江省内乃至全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

  而在研发园之后,高新区管委会与宁波绿城再度携手,共同打造了创新产业升级的宁波智慧园。通过与国际接轨的创新生态办公模式和智慧产业的集群效应,宁波智慧园以“宁波市六大智慧产业基地之一”的强大向心力,近年来引入了戴维医疗、九峰集团、红瑞健康、长城石化等一系列“重量级”企业,不断驱动智慧城市产业焕新升级。

  从研发园到智慧园,两大标杆性平台多年来的“筑巢引凤”,为高新区科创与智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助力。而绿城,也通过产业园的创新迭代,见证着宁波这座城市的变迁,引领着产业创新和升级的方向。

  如今,当宁波城市“中国智造2025”的时代启航,当甬江科创大走廊的规划对于未来创新特色园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集科创产业、公建配套、人居环境于一体,构建产业链和创新链一体发展、科创要素高度融合的‘特色园区+创新功能城市单元’。”

  这对居于甬江科创大走廊“核心聚焦点”的高新区而言,是区域升级的契机,而对以匠心呼应着城市前进步伐的绿城来说,更是城市多元空间整合运营的创新挑战。

  2021年,高新区管委会与宁波绿城,再度实现“珠联璧合”,在宁波智造港以全新项目“宁波芯创园”匠造生态科技产业园的“时代先行性样本”,并将以此引导产业的“规模化”集聚、“精准化”定位和“加速度”产出。

  不再是如火柴盒般单调排列的厂区,每一栋建筑甚至都拥有着独特的艺术造型;园区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绿地、滨水道、林间小道有机分布,演绎舒缓的步行尺度;从非正式的社交空间到专业的会议场馆,一年中有500余场学术交流持续开展;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公寓、教育中心、商业街区、音乐厅、甚至还有全球的美食餐厅充分满足来自8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人才……

  这不是梦想中的未来创新社区,在荷兰的埃因霍温科技园,这种将高效率科技创新与高品质生活模式完美融合的产城模式早已获得全球的认可。

  在这个被誉为“欧洲大陆蕞睿智的一平方公里”的园区里,平均每10000名居民就拥有22.6项专利(数据来源:华高莱斯智库)。为了提升科创效率,园区内甚至设立了共享实验室,为小微科技企业提供随时的技术转化支持。

  对于宁波来说,或许不久之后,这样的智慧化生态园区也将真真实实出现在眼前。根据规划方案,宁波芯创园将借鉴埃因霍温高科技园的造园模式,并衍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项智慧细节,致力于为宁波达匠造“中国智造2025”建设的“创领性园区”。

  基于绿城的多元空间开发与整合能力,芯创园将突破传统产业园区配套单一的模式,汇集智能厂房、研发中心、中轴公园、创客社区、人才公寓、商业配套等业态类型,实现“人城境业”的多维融合。

  在园区建筑风格上,绿城设计师揉合了宁波“水”的波浪形元素、“芯片”的流线型链接和交错,并辅以圆弧线条,打造“超强科技感”的复合型空间。在“一环一轴多园”的格局下,不同组团的建筑群将呈现多样化的视觉效果,各个空间通过空中步道、超大中央景观花园、屋顶退台绿地、共享露台和廊桥等互相渗透连接,一个开放、缤纷、有机互联的“未来之城”已然近在眼前。

  据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数据统计显示,宁波的创新主体中60%以上是企业。因此在宁波芯创园的空间规划中,也更多地趋向于新兴产业企业的真实需求,特别打造独栋、双拼围合而成的组团产品,实现多元空间的自由组合。首层约7米、标准层约4.5米挑高,标准层承重5.0 KN/㎡,符合成长型企业不同时期的需要。

  同时宁波芯创园作为智造港的“进阶项目”,同时也是绿城在高新区继研发园、智慧园之后的“3.0版迭代产品”,绿城也在前瞻性的空间规划之上,将其企业版的5G“心”服务植入,实现从园区物管到生活服务的全方位的智慧在线服务。

  基于智能物联网,社区运维、园区安防、车辆管理都将实现高效化运作,动动手指,物业报修、线上缴费、产业资讯都能在“掌心上”完成,未来每一家入驻芯创园的企业,获得的都将是同步国际,接轨未来的工作环境。

  此外,芯创园作为宁波智造港的升级项目,未来凡符合区域产业导向及入住条件的企业,均可享受高新区在税收、购置、租赁、发展等多元层面的强力政策扶持。

  而更为重要的是,甬江科创大走廊的势能聚焦+高新区与绿城的成熟开发模式+绿城产业园的3.0版赋能,未来也将引进众多500强企业,全新的高新产业链将在这里巍然成型。更多的企业、资本、人才和技术将在此产生源源不断的“化学反应”,宁波“大城智造”的焕新韵律,也将由此奏响。

  2021,让我们共同等待一场,城市产业的蝶变。

  【责任编辑】周盛栋(PO279)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人参与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为宁波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添彩

为宁波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添彩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为宁波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添彩   一边是工业用地短缺,一边是企业用地需求旺盛,如何开拓新空间,让更多好项目、好企业“有的放矢”,是摆在江北区乃至宁波市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近日,姚江北岸江北新兴产业园传出利好消息...

宁波打造国家新装备制造基地3年将投资190亿

宁波打造国家新装备制造基地3年将投资190亿

  ●形成“一基地四园区”的总体产业布局,即北仑新装备产业基地,中国南车宁波产业园、小港高端装备产业园、象山临港装备工业园和杭州湾智能装备产业园   ●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家、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3家、超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15家   中国宁波网讯 宁波市将在3年内投资190亿元,实施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装备...

宁波海曙成智能制造新基地:海曙吸资400亿签智能制造等项目

宁波海曙成智能制造新基地:海曙吸资400亿签智能制造等项目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海曙磁吸400多亿投资 39个涵盖智能制造等领域项目签约   6月7日,海曙投资合作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举行,39个涵盖智能制造、现代商贸、专业服务、现代金融等领域的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达432.7亿元。   此次签约项目中,...

宁波甬江科创区上海对接会顺利召开为打造“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招商引才

宁波甬江科创区上海对接会顺利召开为打造“世界一流科创策源中心”招商引才

  强国、人才强国建设的国家战略,宁波市委市政府将建设甬江科创区作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需要的重要战略部署,以世界一流标准打造全球制造创新之都。12月12日,“新潮甬动·科创领航”宁波甬江科创区上海对接会在上海正式召开。   本次对接会邀请了国内高校科研成果转化部门以及各行业代表性的科创企业,共商合作发展大计。宁波甬江科创区希望与社会各界共同探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宁波男子20岁开公司年售8亿!曾打地铺住车间

宁波男子20岁开公司年售8亿!曾打地铺住车间

  原标题:宁波男子20岁开公司,年售8亿!曾打地铺住车间   (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伟德,1966年出生,十四届、十五届、十六届慈溪市人大代表,十六届宁波市人大代表,现任国际绿色经济协会副理事长兼孕婴童行业分会会长,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宁波市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协会会长,慈溪市工商联副主席,慈溪市逍林镇商会会长,...

宁波联合7685万成功转让原生产制造场地

宁波联合7685万成功转让原生产制造场地

  4月11日,宁波联合发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友宁通过在宁波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方式,将其拥有的定海区北蝉乡舟山经济开发区新港区块的不动产及其附属设备,以7685 万元价格成功转让给恒尊新材料。   根据宁波德威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评估报告(德威评报字[2018]067 号),以 2017 年 12 月 31 日为评估基准日,上述资产评估价值为7,685.73万...

宁波高新区宁波甬江科创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宁波高新区宁波甬江科创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col/col1229019541/index.html   /col/col1229460705/index.html   /col/col1229548644/index.html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我国迈入新时代、迈向高收入阶段、实施创新强国的开局时期,是进一步巩固小康社会成果...

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揭牌(央广网发 北仑宣传部供图)   央广网宁波4月19日消息(记者曹美丽 杜金明 通讯员顾霄扬 虞海波 林萍)4月19日下午,宁波高端装备海外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正式落户宁波市北仑区,包括高碳工具钢热轧钢带研发等10个聚焦智能制造、高端模具、新材料等领域的人才项目举行线上或现场签约。   作为“海外工程师”这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