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前童-岔路县域风貌区——打造“古韵艺术体验地共富风采新社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宁海前童-岔路县域风貌区——打造“古韵艺术体验地,共富风采新社区”
宁海前童-岔路县域风貌区位于宁海县前童和岔路两镇,总面积约为520公顷。在前童古镇景区建设基础上,结合精品路线和白溪沿线景观提升等工程,依托周边文化底蕴和美丽乡村建设,以更新传统古镇发展模式、带动周边乡村共富为目标,将风貌区建设为“古韵艺术体验地,共富风采新社区”。
“能保尽量保,是我们的宗旨!历史文化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存,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留下它们就留住了根。”宁海县风貌办相关负责人说。风貌区强化集聚辐射功能、做强“旅游+”主导服务产业、升级配套设施及文旅产业、扎实推进“一核(前童古镇重点发展核)、两带(霞客西行风景带、白溪滨河景观带)、两组团(湖头-下畈村未来乡村组团、梅花村组团)”的城乡风貌建设,凸显多方面成效。
风貌区投入约1.6亿元进行整体改造与提升,通过宁波市“精品路线”工程古镇乡韵风景线和白溪沿线慢行道两大项目的打造,道路和景观脉络整体风貌得到有效提升,实现城乡风貌实现大变样。前童镇近年来累计投入1.2亿元推进古镇保护性修缮和宅院收储,22处宅院得到有效维修和利用,完成古镇亮化、主要道路两侧建筑外立面改造、景区入口处风貌改造等项目。岔路镇投入1800万进行湖头-下畈未来乡村建设和梅花村改造提升,乡村风貌得到极大改善。目前,风貌区前童和岔路镇区部分城镇综合治理工程项目均已完成,整体效果日益显现。
风貌区内前童古镇探索打造“一站六馆”新模式,结合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和改扩建古镇内部童衍方艺术馆等6个文化分馆,将元宵文化、红妆文化、宗族文化、廉政文化等元素植入古镇明清建筑风格,让游客既能感受前童特有历史文化,又能与当地居民实现文化交流。宁海施行的“艺术振兴乡村”行动,促成一批国内高等院校艺术专业的老师和大学生走进宁海农村,活化利用泥金彩漆、草木扎染、拓印、茶砖贴金、石头画等20多种非遗,实现文化传承与体验游玩深度融合。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元宵行会为龙头产品,在传统节日嵌入舞龙、舞狮、耍牙、红妆婚礼秀、文创集市等民俗节庆活动,扩大古镇品牌效应。
风貌区建设秉承“内提外拓”的开发思路,政府负责前童古镇开发,引入县旅投参与股份投资,拓宽融资渠道,通过精准对接,有效服务,携手做好风貌区扩容、基础设施建设,避免古镇开发混乱,确保县域风貌井然有序。前童镇每年安排3000万元作为旅游发展、全域旅游创建专项资金,制定出台老宅收储、特色业态培育等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同时优先安排旅游产业用地,对重点业态项目保障用地和优先供地。
以前童古镇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通过串村联片,结合农旅示范打造、白溪绿道建设、古镇乡韵风景线沿线环境整治、湖头下畈未来乡村等项目,各村均实现村级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形成“一核多点、点间相连”的“一带一道一线一区”区域共融发展图景。
来源:市城乡风貌整治提升(城乡更新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宁海县风貌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青岛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